一、政策背景
政府提出大力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按照“城鄉一體、統籌規劃、國有控股、集約經營”的思路,打破行政區劃壁壘和城鄉供水分化的格局,整合區域水務資源、資產、資本要素,統籌城鎮、鄉村協調發展,重點推進大水源、大水廠、大管網建設,運用先進實用的水處理工藝與消毒技術、自動化控制與現代信息技術等,建立從源頭到水龍頭的飲水安全保障體系,以全面提高供水質量與管理水平。
二、解決方案
城鄉供水一體化管控平臺,將為各地水利、地方政府部門和供水企業提供一體化綜合管理門戶,兼顧工程監管督導和長效運營維護兩方面需求,平臺涵蓋從水源地保護到城鄉用戶服務供水全流程內容,從而輔助各級地方政府協同水務企業在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建設運營中中高效履職,凸顯績效。
▲全流程信息化服務
1、綜合管理門戶
作為農飲水工程信息化平臺的統一路徑,“一張圖”展示轄區內所有水源、供水設施、管網、飲水工程、監測點等分布和概況信息。
▲直觀展示
2、信息監管平臺
?綜合管理門戶
作為農飲水工程信息化平臺的統一路徑,“一張圖”展示轄區內所有水源、供水設施、管網、飲水工程、監測點等分布和概況信息。
?水質安全管理系統
建立從水源地到水龍頭的全流程水質監控以及水質檢測化驗記錄的統一電子檔案,分段展示水源地視頻監控信息、出廠水-管網末梢水質檢測信息、水質異常提醒和處置預案設置等。
?工程項目管理系統
提供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從立項申請、項目啟動、工程實施、項目監管到驗收和運維的全過程項目標準化管理功能。
?運營績效管理系統
以供水保障率、水質達標率、管網漏損率、客戶滿意度等多維指標考核各個農飲水工程設施責任主體的運營績效,并以豐富的統計分析圖表進行直觀展示。
?協同辦公管理系統
融合供水場景業務流程,服務于企業日常工作流程管理需要的線上辦公系統,通過設立旁站監督和可視化工作界面,提高工作流轉效率。
?公眾服務系統
借助微信公眾號等新型互聯網媒介,結合客服熱線呼叫中心,宣傳全面推行農村飲水安全建設工作最新資訊,向社會公眾推送水情政策、水質信息和停水通知,接收民眾投訴建議。
3、生產管理平臺
?水廠自動化監控系統
實現對水廠生產工藝數據進行遠程自動化采集與遠程監控。
?泵站自動化監控系統
實現對供水泵站運行數據進行遠程自動化采集與遠程監控。
?生產調度管理系統
實現供水管網的綜合調度和水量調配,實現生產數據分類匯總管理與調度方案的集中管理和指令下達。
?營收抄表管理系統
包含大用戶抄表、線上線下繳費端口、抄表數據對接、戶表報裝、水價管理、用戶管理等功能。通過建立居民誠信檔案和村級設施責任主體的確立以提高水費回收率。
?產銷差管理系統
實現對供水管網進行水量評估分析,對各分區進行獨立的供水量和售水量校核并以圖表進行可視化展示,并提出建議措施以改善供水損耗。
?巡查養護系統
提供供水管網設施設備、管網的巡查工單流轉、現場異常上報、工程施工管理、設施運行監控等功能,實現管網設施的常態化養護以及時發現設施運行問題,保障供水穩定。
三、方案亮點
深化協作,績效協同
通過梳理建立工作流程面板,統一建設、運維、監管單位工作職責,通過旁路督辦、查辦,及時發現管理問題;內置日程管理、績效進度管理工具協助自查改進,以促進政策的貫徹落實和凸顯地方政府的履職能力。
深化應用,誠信監督
欠費、逾期記錄與公民誠信記錄對接;設計鎮、村、街、戶不同功能應用場景提高系統利用率;節水、護水、違規等行為列入積分制,與階梯水價、福利政策等掛鉤,為農村飲水建立長效運營機制保障長期穩定的運行。
深化宣導,因地制宜
通過移動端應用開發,建立鄉村本地自媒體渠道,提高水務資訊傳達率;借助短視頻等流媒體宣教鄉村合法用水,合理節水;通過微服務簡化繳費、投訴、報修流程,提高農村飲水服務效率。
深化決策,數據驅動
通過水力模型分析管網薄弱環節,配合運維記錄重點圈注,驅動管網改造更新;分區監測漏水,數據評估修復成效,驅動節水降耗;利用需水預測與水質模擬,驅動生產工藝改進和調度優化。從設施合理更新、科學調度和節能降耗角度提高供水保障率,提高管理效能。
▲掌控綜合態勢
▲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