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和《“十四五”國家防震減災規劃》《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綱要(2019-2035年)》等法律法規和文件。依托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5G網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臺網現代化、數據資源化、應用云端化、服務智能化,建設“1+1+5”的“數字防震減災”信息化體系,即1張陸海一體化地震風險監測預警感知網,1個防震減災數據資源倉,5類防震減災數字化場景應用。
一、1張陸海一體化地震風險監測預警感知網
強化重點地區地震監測、活動斷層監測以及非天然地震事件檢測,顯著提升地震監測預警能力。
二、1個防震減災數據資源倉
匯集類數據,推進防震減災數據深度融合,實現跨部門數據歸集和共享。
三、5類防震減災數字化場景應用
(1)實時地震信息服務與開放應用
為政府、公眾和行業提供地震預警、地震參數速報、烈度速報等多樣化和個性化信息服務,實現重大突發地震信息分鐘級千萬用戶推送,滿足政府、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地震安全服務需求。
(2)地震災害風險管理“一張圖”
統一管理各類信息,實現地震構造、地震災害風險評估區劃和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區劃成果的集成應用。
(3)地震災害情景構建應用
建立地震災害情景構建和推演方法體系,展現大震巨災情景及其未來演化趨勢,實現地震災害情景的二三維一體化動態分析與展示。
(4)地震應急保障數字化應用
加強監測預警數據處理分析,提供全鏈條震情災情信息保障服務,實現地震災情快速獲取和提升地震災害應急服務水平。
(5)數字地震科普應用
建設線上科普宣傳應用,創新科普傳播方式,開展科普增值服務,實現分眾傳播和精準推送。
數據質量智能管理
對地震觀測數據的運行質量分析統計,如臺站實時運行的連續率和完整率排行統計、異常數據告警推送等。
產品圖件自動生成
以地震事件為主線,在不同階段可以自動生成地震產品,大幅度提升地震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
共享服務統一門戶
構建地震監測預警產品共享服務與展示門戶,將各科室在業務開展過程中產生的產品、工作成果,在統一的門戶框架內集成與整合,實現統一的內容管理、信息發布和檢索。
基于風險的預警提示
自動獲取地震預警信息系統產出的預警信息,系統自動分析對于環境、社會經濟、重要基礎設施、人員的影響。
地震災害情景構建
對典型街區建筑群進行震害情景模擬,可直觀演示地震中城市建筑群振動過程,為決策者制定城市防震減災規劃和應急預案修編、應急處置提供有效的依據。
通過四創科技防震減災信息化解決方案,防震減災工作人員可獲取震害全面的信息以及詳盡的資料,進一步促進防震減災事業發展;社會公眾可以獲取地震預警信息與科普宣教服務,進一步提高全民防震減災意識;在地震發生的緊要時刻,決策者能夠有效地指導地震災害應急救援工作,減少損失,快速恢復生產生活。未來,四創科技將繼續研發創新,以“防震減災信息化解決方案”為基礎,優化升級,為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