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內容
以數據標準為依據、以數據治理為基礎、以數據分析為核心、以數據服務為目標、以數據安全為保障,建設應急管理大數據中心。
完善行政執法、日常監督和巡查考核,實現監管底數清楚、業務流程清晰規范、管理依法合規。
通過對廣域、多源監測數據信息地匯聚融合、標準化處理和可視化表達,實現對自然災害、安全生產、重大基礎設施、多災種耦合、互聯網輿情等風險的全面監測預警。
完善生產安全、地質災害、臺風防汛、森林火災、消防火災、地震滑坡等不同災情的專業指揮救援系統,以及面向大應急的綜合指揮救援系統,為快速響應和救援處置各類突發事件提供有力支撐。
態勢感知
依托前端感知快速關聯、匯聚事故災害相關信息,建立災害態勢分析模型、風險態勢分析模型等模型進行數據分析,為應急指揮提供全面綜合的態勢感知視圖。
趨勢分析
充分利用災害損失評估模型、資源調配分析模型、多災種耦合及次生、衍生災害演化模擬模型,實現事故災害發展趨勢分析、事故影響后果分析、次生衍生災害分析等功能。
決策方案
結合相關應急預案、標準規范、法律法規、事故案例、工藝知識、資源保障等知識信息,提出風險防護、處置救援、資源調配建議,為科學施救提供決策支持,輔助領導高效進行應急處置。
完善應急管理電子政務外網門戶、電子政務內網門戶、互聯網政府門戶等集成訪問入口,為宣傳普及應急知識、預案、政策法規,加強各應急管理單位之間的信息交流,增進政府與公眾的溝通提供重要載體。
建設應急指揮中心對提高政府的對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為市民提供快捷的緊急救援服務,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更新更合理的安全支撐,體現政府新的職能的重要手段。
功能亮點
1、打破部門間數據壁壘,實現信息融合共享
2、構建新型應急協同機制,實現多級多部門協同聯動
3、運用新興互聯網技術,實現信息精準發布
4、利用知識圖譜技術,有助于及時發現風險和提醒責任主體消除隱患
5、以預案為主線,以事件為驅動,實現應急指揮“心中有數”